# 美英强烈反对下 巴塞尔委员会或重新审视银行加密货币资本严规
> 全球金融监管版图中,加密货币的资本规则正迎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瑞典央行行长、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主席 Erik Thedéen 近日透露,迫于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该委员会可能需要对目前针对加密资产实施的 **1250% 风险权重** 规定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
根据国际律师事务所 White & Case 的分析,1250% 的风险权重意味着银行必须为持有的加密资产准备等额甚至更多的自有资金作为资本缓冲。在现行监管框架下,任何基于无许可区块链发行的加密资产——包括 USDT、USDC 等主流稳定币——都被要求按照与**最高风险等级投资相同的标准**计提资本。
—
## 01 稳定币崛起倒逼监管反思
Thedéen 坦言,受监管稳定币的爆炸式增长已经改变了政策制定的环境。他在采访中指出:“**情况变化非常剧烈**,稳定币正在强劲增长,系统中的资产规模已达到不容忽视的程度,这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方法。”
这些话语暗示着一直以来对加密货币持保守态度的国际监管机构正在重新评估立场。
“我们需要开始分析,而且必须相当迅速。” Thedéen 强调,监管机构需要重新审视稳定币的风险特征,认真思考是否有充分理由对这一日益重要的资产类别采取**差异化的监管策略**。
## 02 严规背后的银行资本压力
1250%的风险权重被认为是巴塞尔框架下**最严苛的资本要求之一**,等同于对违约概率极高的资产所要求的资本储备水平。
这一标准实质上大幅提高了银行涉足加密货币业务的成本,导致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望而却步。若银行持有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按照这一标准,需准备12.5亿美元的资本金,极大限制了银行参与数字资产市场的能力。
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对此表示强烈关切,认为这一刀切的做法**未能区分不同加密资产的风险差异**,尤其是忽视了受监管稳定币与传统加密货币的本质区别。
## 03 全球监管协调面临挑战
巴塞尔委员会的重新考虑反映了全球监管机构在加密货币监管协调上面临的挑战。一方面要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度抑制创新。
随着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以及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寻求参与数字资产领域,**平衡风险与创新**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共同课题。
Thedéen 的表态可能预示着巴塞尔委员会将在不久的将来提出更加细化的加密资产分类和监管方案,为银行参与加密货币市场创造更清晰的规则环境。
—
这一潜在的政策转向可能为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进一步融合打开大门,同时也将考验全球监管机构如何在促进创新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
原创文章,作者:海博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3btc.com/114364/


